注重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数字释放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上升4个百分点。
近年来,经济我省电网发展迅速,供电能力和供电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形成以500千伏为骨干、220千伏为支撑、110千伏为基础的电网体系全额购买、新增“光伏贷”借款、租赁的“光伏养老+理财”模式基本形成,农户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机动选择,扩大了农村居民光伏惠及面。
目前,长动全市涉及分布式光伏开发应用的企业多达300多家,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四、数字释放提升服务,规范市场秩序。一、经济政策引导,构建良好环境。二、新增商业运作,探索“金华模式”。金华市居民光伏基本坚持市场化运作,长动以支持培育市场主体为主线,发改牵头,经信、建设、农业、农办、电网等部门合力推进。
依托分布式光伏企业的智力和技术优势,数字释放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质量监督等,不断提高分布式光伏发展规模,推动全市分布式光伏向纵深发展。2016年,经济全市并网居民光伏6783户;2017年1至10月新增居民光伏13703户,容量达103.481兆瓦。今年,新增银川市将按照“政府主导、新增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模式,利用西夏区转运站现有场地20亩,建设小区厨余垃圾脱水、垃圾分拣、塑料制品粗加工、旧衣物收集加工、生活垃圾尾菜处理设施,对可回收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
截至目前,长动共回收旧衣物87523件、鞋2826双、塑料瓶7696个,可回收垃圾3780公斤,过期药品18.41公斤,废旧电池1201节。记者3月4日获悉,数字释放今年银川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将增点扩面,数字释放选择10个小区、10所学校、10处公共场所作为二期试点,并设立资源回收和有毒有害垃圾“回收日”,专门到学校、公共场所定时定点进行回收。该市按照“能卖则卖、经济有害单分、干湿分离”的原则,建立了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分类”收集系统。与“智慧银川”相结合,新增建立手机APP客户服务平台,新增通过预约上门、专人服务、兑换积分或直接兑现物品等形式收取可回收物,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系统。
全市243座公共卫生间均已开展酵素制作工作。一期选择了8个居民小区、5所中学、5所小学、1所院校和5处公共场所作为试点,覆盖居民3.5万人、学校师生1.4万人。
银川市去年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省市之一2016年,云南省工信委将继续牵头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进一步规范工作标准和程序,依托“贷免扶补”、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等措施,扶持创办3万户微型企业。目前,云南电力交易中心已组织完成了1月至3月份交易,共成交电量108.91亿千瓦时,为工业企业降低电费支出8.4亿元左右。2015年,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云南省内成交电量320.3亿千瓦时,减少1000多户工业企业电费支出36.2亿元;增送广东电量62亿千瓦时,增加水电企业收益15亿元。
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 争取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总户数达到4000户左右陈云生介绍,通过组织实施达规奖励政策,2015年云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有力支撑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已经达到3832户,净增261户。鼓励企业扩销促产 对达规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给予扩销促产补助陈云生介绍,2015年全省扩销促产政策的实施,对引导工业企业稳定生产、扩大销售、减少库存,培育战略性新兴企业和中小制造业企业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按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的总体要求,在扩销促产稳增长政策实施方面向供给侧倾斜,鼓励企业产品升级,创造新供给、拓展新需求,并着力鼓励战略新兴产业倾斜。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实现多方共赢 力争全年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达500亿千瓦时陈云生介绍,2014年以来,云南省工信委针对电力富余的突出矛盾,对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铁路运价下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创新和探索,这些政策措施,对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用电和物流成本,稳定或扩大企业生产,增加产品竞争优势等方面政策效应明显,能够实现多方共赢。
2016年,云南省将继续实施电力市场化交易,并提出力争全年市场化交易规模达500亿千瓦时。2016年,云南省将继续实施电力市场化交易,并提出力争全年市场化交易规模达500亿千瓦时。
2016年,将继续组织实施达规奖励政策,对新建投产并纳入规模以上统计的工业企业,以及由规模以下首次升为规模以上且产值增幅达到20%的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15万元的奖励,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奖励20万元,争取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总户数达到4000户左右。9日上午,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以下简称“工信委”)副主任陈云生向记者表示,近年来,云南省工信委在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创新和探索,实践证明能够实现多方共赢。
支持创业创新 2016年扶持创办3万户微型企业陈云生介绍,2015年,“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共扶持微型企业创业3万户,支持3295户微型企业贷款3.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84.88亿元,带动就业16.63万人,对全省稳增长、稳就业,培育市场主体,催生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制造业,在所属行业中主营业务收入排前5位的企业,且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均比去年同期增长15%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给予扩销促产补助;对于节能环保、光电子、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度同期增加200万元及以上,且当季工业总产值增速不低于当季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速的企业给予扩销促产补助(2)家庭小型堆肥家庭堆肥由一个底部已有水龙头的塑料桶,可以直接投入厨余并加入特制的除臭菌,它是由米糠、黄豆粉、油泊、乳酸菌等拌合而成,可除臭及帮助分解。经通知限期改善,仍未遵行者,将按日连续处罚。对以上违规违法行为,欢迎民众叙明事实或提供证据资料向环保局检举。例如台湾的佛教慈济功德会在全台湾设置了众多的收资源回站,其中台北有双和、中和、三重和内湖4个回收站,工作人员全部是“义工”。
台北市2010年资源回收率已达47.5%,新北市资源回收率达46.07%,资源回收物年收益达3亿元新台币。台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台湾从1992年开始推行资源回收政策,即垃圾分类收集。
当社区和城市因此变得干净时,市民也开始自觉遵守相关的法令。6、执行政策的持续性台湾的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并非一蹴而就。
台湾城市垃圾管理历程1、1979~1989年,立法及起步阶段台湾经济发展大致始于1960年代,且以轻工业为主。因垃圾车的型号不同,附挂厨余桶位置也略有不同,有的放在垃圾车后方,也有的放在垃圾车的侧边,摆放位置不拘,以方便民众投入为前提,但必须考虑安全性及以下三点:一是在出车前准备足够的回收桶,避免因回收桶不足而被迫将厨余丢入垃圾车内;二是要有足够时间,让居民同时倒一般垃圾及厨余,并避免因民众拥挤造成跌撞,或抛掷垃圾而误击正在倒厨余的居民;三是为提高厨余回收率并降低厨余中杂物,需不定期检查一般垃圾中厨余的含量,并检查厨余是否含塑料袋或分类不完全的杂物。
居民如果不购买规定的垃圾袋,是不可以投放垃圾的。从2000年7月1日起,台北市改变垃圾处理费征收办法,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该办法要求居民将生活垃圾分为一般垃圾、厨余垃圾和资源垃圾三类,一般垃圾必须放入计费的垃圾袋,厨余垃圾和资源垃圾免收处理费,资源垃圾可卖给资源回收经销商。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后,台北市从1997年到2010年居民垃圾减量67%,垃圾填埋量减少97.5%。2006年,台湾环保行政机关环保总经费495.90亿元,其中废弃物管理经费318.13亿元,占总经费的64.15%。
新北市垃圾日排放量从2004年到2010年减量63.6%。垃圾分类只有植根于广大居民中,才有根本的推动力。
2、资源回收率高推行厨余垃圾资源化台湾生活垃圾分类十分强调可回收物的回收,对于可回收物强制性回收,回收物种类繁多,分类细致,促进了资源回收率的提高。②征收组织:台北市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制度由市环保局组织实施。
(2)完善的法律保障体体系台湾在1974年就出台了《废弃物清理法》,到2006年经过9次修订,最形成一个较完善的版本。2000年7月1日后,台北市垃圾处理费改采用销售专用垃圾袋方式征收(简称“随袋征收”),专用垃圾袋售价内含垃圾费,凡以专用垃圾袋盛装的垃圾,清洁队才予以清理,但资源回收物可以免费交给清洁队回收。
一到时间点,附近的居民拎着专用垃圾袋,走到停车收运点,三辆垃圾车伴着音乐声,接踵而至,厨余垃圾车分为熟厨余垃圾车和生厨余垃圾车,还有一般垃圾运输车。2、收运时间和方式:每天分别在晚上5:15和7:00将垃圾直接交给垃圾车收运。1996年台北市率先实施了“垃圾不落地”政策,并逐步向全台湾省推广。1979年4月,台湾行政院通过《台湾地区环境保护方案》,筹划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行政组织体系。
其中,市全部垃圾焚化处理设施设计年处理总容量=市属各垃圾焚烧厂设计日处理容量总和(t/d)×365(t)×85%。投放和收集过程仅仅花了3分钟时间。
位于麦寮的台朔厨余堆肥化处理工厂,占地约3000平方米,2001年1月正式进行厨余回收工作,2002年3月推出台朔有机肥系列产品。1985年台湾行政院卫生署颁布了《一般废弃物卫生掩埋场设置规范》,开始加强卫生填埋场的建设。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加剧了台湾垃圾问题的产生。所谓“垃圾不落地”,指的是台湾省街头不设置垃圾桶,垃圾车定时定点回收,市民需将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准分类,按时将垃圾拿到垃圾车旁边接受检查收集垃圾的方式。